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女人 » 正文

疫情带火“非接触式”服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智慧建站公司     发布日期:2020-11-01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非接触式”服务火了。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是关键。于是,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VR看房、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大众居家必备之选,而打造无人工厂、自动化产线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这些“非接触式”服务的变革,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非接触经济”,如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还为人工智能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疫情促使“非接触式”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工作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

  “非接触式”服务火了。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效阻断“人传人”的传播链条是关键。于是,机器人承接了消毒清洁、送药送餐、诊疗辅助等“一线工作”,VR看房、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也成为大众居家必备之选,而打造无人工厂、自动化产线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

  这些“非接触式”服务的变革,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非接触经济”,如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还为人工智能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疫情促使“非接触式”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工作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满足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是当下测温产品的主要研发趋势。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测温机器人完成巡检、消毒、配送、诊疗辅助等工作。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对戴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能更有效地进驻抗疫前线,提供各种“非接触式”服务。

  “所谓‘非接触式’,就是指人和人,以及人和具体的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发生直接接触。”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贾伟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非接触式”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至今,其已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

  “2002年发生的SARS疫情催生了第一次非接触式经济的热潮。今年的新冠疫情则加速了‘非接触式’服务和‘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促使‘非接触式’进入了第五个主要发展阶段。”贾伟指出,此次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技术应用呈现出一些亮点,除了上文提及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机器人外,还有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无人机大量应用、线上义诊、零接触电梯等,甚至有一些“非接触式”服务通过高清直播来完成,如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云监工”。

  大规模落地离不开3D技术赋能

  “实现‘非接触式’服务,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技术支撑。”贾伟指出,目前,“非接触式”服务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加以支撑。

  一直以来,3D传感器被视为机器的“智慧之眼”。3D视觉感知技术作为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技术,能够识别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坐标信息、得到高精度的空间3D数据、复原完整的三维世界并实现各种智能的三维定位,推动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发展。

  高精度、小误差的3D视觉,是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非接触式”的关键。一些抗疫机器人正是搭载了3D摄像头,拥有先进的3D视觉系统——在立体空间识别上区别于2D平面避障和多线激光雷达的远距离识别,真正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导航、灵活避障。

  “非接触式”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能安防等领域。2017年,奥比中光和蚂蚁金服共同推出3D刷脸支付设备。在无人超市内,消费者秒速完成3D刷脸支付,且人脸识别的误识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可有效避免各种伪装攻击所带来的金融支付风险。

  “疫情之下,非接触需求爆发出来了。恰在人工智能,特别是3D感知这个领域,它可以提供实现非接触的互动、操作应用,这其实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博说。

  “非接触式”能否成经济新增长点

  近日,上海提出加快发展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式经济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新产业。安徽提出积极发展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经济等新经济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可见,站在“非接触式”服务风口,“非接触式”经济正融入社会发展中,成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着力点之一。

  疫情过后,“非接触式”能否充分落地,促进经济发展?“加快面向‘非接触式’服务的人工智能技术,首先要具有更好的智能感知,其次要有更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最后要加强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贾伟指出,目前我国对“非接触式”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少国家、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加上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升,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因此充分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

  “一种新业态要得到普遍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包括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非接触式’产品的成熟度。”孔博说。

  随着5G商用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3D感知技术的功能和规模将全面爆发。业界普遍认为,基于5G商用、人工智能技术成熟、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2020年因新冠疫情兴起的“非接触式”服务将比2003年SARS肺炎疫情时期的影响更广,作用力更强。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基建’的兴起加快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非接触式’经济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佳都科技副总裁兼商用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刘斌看好“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认为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傅云鹏)

 
 
 

 
按分类浏览
广东 (8611) 广州 (6533) 深圳 (1143) 中山 (1193)
国内 (10827) 国际 (917) 财经 (342) 房产 (964)
科技 (363) 军事 (113) 娱乐 (525) 体育 (200)
汽车 (375) 生活 (358) 农业 (170) 健康 (234)
时尚 (61) 家居 (71) 旅游 (171) 女人 (65)
美食 (75) 消费 (153) 社会 (60) 文化 (207)
教育 (210) 公益 (11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