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 » 正文

【关注进博会】服务农业农民、活跃全球贸易、发力科技创新——“龙头”领舞进博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1-07  来源:中国农网  浏览次数:133
核心提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是贸易往来的主角。连日来,在上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参展企业悉数登场、盛装亮相。一大批世界级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带着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在本届进博会上表现抢眼。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智慧农业更好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农民,是农业企业安身立命的本分。“通过自主开发,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地块可视化管理、农田精准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等服务。”在先正达集团展台,技术人员一边点击鼠标进行操作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系统在农业生产

“办!在线下办!”犹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时,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掷地有声的回答,仍余音绕耳。11月5日,中国上海开门迎客,一年一度的全球盛会迎来开展首日。

“您好,中国,我来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宏大的展馆内,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企业和机构遍布食品、医药、消费品等六大展区,数量和规模较之前两届再创新高。不少外国参展商纷纷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报团取暖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从中国创办到世界共享,从一展汇世界到一展惠全球,进博会的举办,让中国与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共同开创世界经济新格局。

漂洋过海来赴约

“困难再大,也要漂洋过海来中国参加进博会。”在食品农产品展区,来自牙买加的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布伦托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进博之旅。

【关注进博会】东方潮涌“进博”暖流——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展首日见闻

食品农产品馆成进博会上最红展区。

“为了能如期参加进博会,我们一行人早在10月19日就动身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接受了上海海关、医疗机构等相关通关、检测后,我们乘坐大巴前往隔离酒店,接受为期14天的健康医学观察。”布伦托说,从下机到酒店,相关环节便捷高效,全程实行闭环管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防控疫情上的严谨、科学和人性化,“这是对生命和健康负责任的做法,我从心底尊重和钦佩中国。”

加勒比岛国牙买加盛产咖啡豆、可可、香蕉。记者在布伦托的企业展位上看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咖啡、巧克力等一众美食。“相较上届,我们这次带来的产品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做了改进,希望能收获更多中国人的喜爱。”布伦托回忆说,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我们的展位每天都被客商和观众频频“包围”,尽管每天站立时间超过5小时,但身体的疲惫很快被接单的欣喜所替代。

“中国经济正全面提速,面对广阔的中国国内市场,谁能不动心?特别是在疫情当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邀请我们搭顺风车,这样的机遇不容错过。”布伦托说。

穿行在偌大的食品农产品展区,记者看到,新加坡都乐、马来西亚绿谷种植、赞比亚睦朋得野生蜂蜜等国别展区里人头攒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困难再大,也一定要来上海赴约。”

来了就不想走了

“本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乳业、药品、医疗器械、生活消费品、工程机械等行业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大部分赴沪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众多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足见各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进博会品牌效应的认可。

进博会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世界各国企业如约而至。有的前两届来了,今年又来了;有的往届没赶上,今年早早就锁定了席位;还有的不仅来了,更要在中国长期扎根。不少企业参展商向记者表达同样一句话:“来了就不想走了,我们要和中国做长期生意。”

记者了解到,作为六大展区之首的食品农产品展区,依然摘得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最大的“桂冠”。9万平方米展区内,遍布乳制品、蔬果农产品、肉制品和水产品、休闲食品甜食调味品、酒类和饮料以及综合食品等。“舌尖上的美食”不愧是养眼、好吃又赚钱的“进博明星”。

【关注进博会】东方潮涌“进博”暖流——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展首日见闻 

食品农产品馆成进博会上最红展区。

【关注进博会】东方潮涌“进博”暖流——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展首日见闻 
食品农产品馆成进博会上最红展区。

在技术装备展区,众多展品代表了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基础上,重点融入高速精密化、柔性集成化、绿色节能化等产业发展趋势。展区重磅打造的节能环保专区,聚焦节能节水与新能源、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行业热点领域,围绕清洁取暖、美丽乡村等主题搭建了综合展示场景,邀请观众体验互动。

记者目之所及,企业标识鳞次栉比,既有往届“老朋友”,还有本届“新面孔”。尽管是开展第一天,但各国展位内外已是人声鼎沸,特别是食品农产品展区依旧延续历届火爆势头。咨询声、应答声、谈判声……声声入耳,乳品、酒品、小食品……个个抢眼,来自各国不同肤色的生意人穿梭于各企业展位,耐心寻找心仪的贸易合作伙伴。

分享中国开放红利

进博首日,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里各路商家展演正酣时,与之一路之隔的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内,新一批国家馆正全新亮相,展开集体路演。新加坡、韩国、拉脱维亚、塞尔维亚、俄罗斯、匈牙利、斐济、巴拿马等国家馆全新入驻贸易港,涵盖国别商品5000余件。至此,在本届进博会上,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内开业国家馆数量已达46个。

越来越多国家馆的进驻,让过客变常客,让展品变商品,让洽谈转成交。这是中国举办进博会的应有之义,更彰显了各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青睐。

“中国欢迎更多阿根廷优质农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愿进口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乌拉圭优质农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积极打造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充满诚意的邀约,得到世界多国的积极响应。

“这次我们把带来的肉类、果汁、红酒、谷物方便食品等‘波兰制造’摆进了波兰馆,希望能把更多美食带给中国人民。”波兰味奇集团负责人艾玛塔说,“我们欢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给予外商友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贸易便利,让各国分享中国开放红利。而中国打造6+365天永不落幕的进博会的理念尤其打动人心。的确,6天的进博之约是短暂的,我们希望365天都能和中国做生意,并希望借助中国市场这一平台,把我们的更多产品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

进博会是一扇窗,一扇向全球表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决心的窗,一扇向世界展现中国大国担当和责任的窗。经济率先复苏的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利共赢,正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东方潮涌,激活全球贸易;“进博”暖流,点燃世界热情。

 
 
 

 
按分类浏览
广东 (8611) 广州 (6533) 深圳 (1143) 中山 (1193)
国内 (10827) 国际 (917) 财经 (342) 房产 (964)
科技 (363) 军事 (113) 娱乐 (525) 体育 (200)
汽车 (375) 生活 (358) 农业 (170) 健康 (234)
时尚 (61) 家居 (71) 旅游 (171) 女人 (65)
美食 (75) 消费 (153) 社会 (60) 文化 (207)
教育 (210) 公益 (11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