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 正文

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首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12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425
核心提示:中国网北京12月3日讯 多媒体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绰绰,而舞台亦被装饰成一艘乘风远航的漕船,一场关于千年大运河的穿越之旅由此开启……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丝竹管弦呈交响,洋为中用换新装。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交响乐音融会贯通,通过中西合璧的艺术语言,抒写京城大运河之独特风貌,带领观众走近千年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摄影:刘方)

纪念屈原、龙舟竞渡、插艾悬蒲……端午佳节将至。民俗专家表示,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文化内涵丰厚,堪称中国的“诗人节”“体育节”和“卫生节”。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影响深远、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抗日战争初期,广大知识分子为振奋全民族的爱国精神,一致认为,应将端午节定为中国的“诗人节”。后来由于战争等原因,“诗人节”纪念活动渐趋式微。


“中国本来就是‘诗歌的国度’。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过一个‘诗人节’,向屈原致敬,向诗歌致敬,向传统文化致敬。”罗澍伟说。


端午节不仅是“诗人节”,还是“体育节”。罗澍伟介绍,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划龙舟进行比赛,是“取其轻利”,看谁划得最快。在“鼓击春雷”“棹歌乱响”中,水面艘艘龙舟,犹如“飞凫”,御风疾驶,棹影翻飞。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刺激性,参赛龙舟到达终点时,划龙舟者还要“翻身径入”水中,抢夺设在水中的浮标。“龙舟竞渡”和“抢标”,把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如今,龙舟比赛已发展成国内外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将端午节看成是‘体育节’,可说是实至名归。”罗澍伟认为。


农历五月,气温骤升,瘟毒为害,古人称之为“恶月”,视五月初五为“恶日”。因此,这一天的传统习俗,是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端午节的驱毒避恶习俗,实际上多与讲卫生、防疾病有关,如插蒲草、艾叶,悬菖蒲,兰汤沐浴,用草木灰水煮粽子,采药斗百草,药酒外用避毒虫等。从传统防疫角度看,这些特殊的习俗活动有助于消瘟毒,除秽气,改善个人卫生。所以,视端午节为‘卫生节’,也是恰如其分的。”罗澍伟说。

 
 
 

 
按分类浏览
广东 (8611) 广州 (6533) 深圳 (1143) 中山 (1193)
国内 (10827) 国际 (917) 财经 (342) 房产 (964)
科技 (363) 军事 (113) 娱乐 (525) 体育 (200)
汽车 (375) 生活 (358) 农业 (170) 健康 (234)
时尚 (61) 家居 (71) 旅游 (171) 女人 (65)
美食 (75) 消费 (153) 社会 (60) 文化 (207)
教育 (210) 公益 (11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