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东 » 正文

改制如何让农信社焕发新生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初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24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2020年2月22日的下午3时,肇庆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彼时正值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19.2万名网友通过参与线上揭牌开业的形式,共同见证了肇庆农商银行的挂牌。  随着挂牌,同时运行起来的还有紧锣密鼓重新制定的600多份新的规章制度。“新的规章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改制‘换汤不换药’。”肇庆农商银行董事长黄奇东告诉记者,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不是简单换个牌子,而是要以改制作为抓手,转换经营思路,建立符合现代化商业银行功能定位、行稳致远的长效机制。  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全省34家农合机构调研,探寻广东农信

  2020年2月22日的下午3时,肇庆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彼时正值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19.2万名网友通过参与线上揭牌开业的形式,共同见证了肇庆农商银行的挂牌。

  随着挂牌,同时运行起来的还有紧锣密鼓重新制定的600多份新的规章制度。“新的规章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改制‘换汤不换药’。”肇庆农商银行董事长黄奇东告诉记者,从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不是简单换个牌子,而是要以改制作为抓手,转换经营思路,建立符合现代化商业银行功能定位、行稳致远的长效机制。

  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全省34家农合机构调研,探寻广东农信社如何通过改制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重塑竞争力?如何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公司治理、队伍建设、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绷紧“合规弦”防风险“回潮”

  自2005年以来,广东农信系统先后开启了三轮改革。然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部分农信社和农商行竞争力不足,甚至暴露出经营风险。因此,在以改制化险为目标的新一轮农信社改制中,不仅仅要以改制为抓手,化解存量风险,更要转换农合机构机制体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现代银行的管理体系,提升合规经营的工作质效。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为了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广东各地农商行积极推动经营机制的转换,其中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三会一层”履职质效成为各家农商行改制后的关键任务。

  在梅州,记者看到,崭新的农商行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保证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此外,外部专业力量被引入新设立的农商行,为公司治理能力带来了新“外脑”。

  “我们选聘和吸纳了新一批优秀管理干部和高素质专家学者。”梅州市农商行系统党委书记卓仲宇告诉记者,这些外来的“董监高”人尽其才,为农合机构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聘请了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量身定制了战略规划,明确了‘防风险、调结构、提质效、谋转型、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江门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廖晓告诉记者,在新战略规划的引领下,该行正力争至2023年末各项主要监管指标达到上市农商行水平。

  在规范“三会一层”之外,改制过程还推动了合规经营流程的再造。

  在海丰,记者看到,海丰农商银行再造了信贷与运营流程,并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制度与作业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组织修订了126多项制度文件,进一步提升了制度执行水平,建立了内部风险识别、流程制约机制。”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丰农商银行导入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分离了前、中、后台职能,前台管客户管营销、中台管合规管审批、后台管监督管保障。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农商行针对“人情贷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前,在一些机构中,不懂风控的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一名受访者告诉记者,而今这一现象已难觅踪迹。

  以湛江农商银行为例,该行设立了15人贷款审查委员会。“我们每周通过开会抽签的模式形成贷款审查委员会。”该行董事长姚强介绍,这一新机制大大加强了湛江农商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

  授信队伍的优化也为农商行的贷款结构带来改善。“改制前,我们的客户经理热衷于发放低风险抵押贷款,但这块市场已接近饱和,且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徐闻农商银行副行长方良闯告诉记者,在本轮改革中,该行对人才队伍重新洗牌、优化信贷队伍,使得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改革用人机制,激发员工新活力

  2020年1月10日,湛江市9家改制机构全部完成改制。湛江农商银行员工陈岳龙至今仍对那段朝干夕惕的日子印象深刻:“通过晨会和夕会总结业务经验和不足;下班后,通过培训掌握学习各个岗位工作职能、合规制度要求、机制运作和功能定位……挂牌前,更是通过一个多月的密集培训将合规文化深植于心。”

  在本轮改革中,广东农信系统掀起了一股业务培训和“金融夜校”的风潮——新建立的机制得以在农合机构扎根,员工的业务水平不断精进,各地农商行展开了一场学习竞逐。“这是一场回炉再造,老员工也完成了一场知识的更迭。”在农信系统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老员工黄海(化名)有感而发,大家都在拼命学习,如果不跟上就落伍了。

  “83场线上、线下‘金融夜校’培训,参与培训员工达3.5万人次。”对于近期以来开展的员工培训,潮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杜文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1700多名员工平均每人参与近20场培训。此外,该行还举办了合规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

  在员工奋发学习的背后,是激励机制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助推作用。过去,部分农信社的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导致个别员工“冲劲”不足。为了扭转局面,广东在本轮农信社改革中,坚持“能者上”原则——通过不断优化岗位设置,为岗位配置适合的人才,使得用人机制日臻完善。以梅州农商银行为例,其对中层干部进行重新整合优化,新选聘了德才兼备的中层正职53人,中层副职29人,高级经理43人、部门经理6人、部门副经理80人。

  广东多地农合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激活员工队伍新活力,绩效改革是关键。在本轮改革中,部分农合机构不仅完善了市场化薪酬体系,发挥了薪酬的激励作用,加强了重点风险、重点领域的考核问责。

  在“奖罚分明”的机制中,员工的积极性被激活。记者在肇庆、湛江等地看到,当地农合机构一举打破过去绩效分配至网点的分配机制,将新开户、业务增量绩效落实到个人,大大激发了员工跑新业务的动力。

  推行全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正如湛江农商银行董事长姚强所言:“我们的绩效改革是按年薪的35%为固定薪酬,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剩下的65%完全按绩效发放。起初,很多人难以理解,表示反对,甚至上门讨要说法,到后来逐渐理解,慢慢接受,悄然融入,现在已经普遍形成积极争取的局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改革还以“不破不立”“壮士断腕”的决心,展开了“问题员工”清退工作。2017年4月以来,广东省农信联社就对辖内农商行(农信社)近200名高管进行了立案查处。

  与此同时,乘着本轮改革的东风,一部分农信社还根据自身经营、合规需求精简了队伍。在粤东,惠来农商银行将总行部门由15个调整至12个,开展定岗、定编、定员等工作,员工“全体起立、重新排位”,中层干部人数由57人裁减至43人。

  与此同时,面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该行坚持依法依规从严治行,通过开除、辞退、劝退和内退等方式分流员工百余人。“一定要把诚实信用的企业文化延伸到这里来,培养守法合规、诚实信用、专业胜任、干净纯洁的员工团队。”惠来农商银行董事长曹永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转变经营思路,数字化打开新增量

  在肇庆市区,记者看到肇庆农商银行的招牌已悉数换新,一改过去三家机构参差不齐的形象。该行董事长黄东奇告诉记者,由高要、端州农商银行和鼎湖农信社合并组建的肇庆农商银行,从招牌外观到柜台陈设、从表单到员工着装已经全部焕然一新。

  与农商行新形象所匹配,新的经营理念逐渐梳理清晰,部分农商行从被动的“守山头”“等业务”,向“拼业绩”“敢创新”转变。“过去部分员工只需要维护好存量客户,缺乏开拓新业务的动力。”黄东奇告诉记者,随着新的绩效考核方式实行,销售团队都“扑”到一线去了,拉网式地捕捉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改制后,以前农信社有些‘不能做’‘不想做’的业务,很快在行里开展起来。”一位基层员工在调研中告诉记者。一方面,改制前的农信社风险评级低,许多业务无法开展,但随着改制后的农商行资本补充、资产质量优化,风险评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绩效考核的量度指标改变,“垒大户”“吃老本”的经营模式不再适用,一度不被看重的“中小微”融资需求重新受到重视。

  在德庆县,当地南药种植历史悠久,何首乌等药材声名远扬。为了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德庆农商银行大力创新支农金融产品,新业务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农商行的网点也在转型。肇庆农商银行通过推进零售银行转型,开展了“百行服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和“千行千村”结对共建支持乡村振兴活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支持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

  机制转换,久久为功。一些受访者也对记者表示,农信社改制不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换牌转机制”“穿新鞋走新路”。广东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直言,广东需要用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真正建成治理完善、制衡有效、权责对等、内控严密的现代商业银行,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走上健康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广东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改制前后,农合机构存贷比由60%提升至65%,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农户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分别比改革前增长20%、30%、60%和219%。粤东西北地区农合机构贷款年平均增速达到改革前的1.3倍,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分别高于全省银行业和全省农合机构32个和11个百分点。

  在各项指标增长的背后,正是从“改制”到“建制”的完整链条。“从农信社改制成为农商行,我们强调不是简单换个牌,关键是经营机制转换的问题。”湛江农商银行行长钟国波如是说。

  ■一线调研

  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

  农商行为年轻人提供新舞台

  初入农信社时,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的陈岳龙感到十分不适应:“缺乏独立的公司治理架构,‘人情化’管理并不少见。”

  2017年本轮农信社改制启动后,他的工作环境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改制后可能会打破的“铁饭碗”,周围一部分思想先进的员工走在了前面,开始主动学习制度、业务和产品。公司管理也跟上了步伐,员工的制服和仪容仪表得到了统一规范,业务培训多了起来。

  “从改制启动到现在,我每个月参加的培训不少于3场。”陈岳龙说,改革确实带来了压力,农商行想要快速追赶,必须有专业能力作为支撑。在过去,他负责的公司业务部往往依赖存量客户,对拓展新客户动力不足。改制后,每个新增客户的绩效考核都落实到员工个人,业务人员开始积极地拓展新客户。

  经历了改制和建制的过程,陈岳龙感慨万千。如今,在农商行内部自觉学习的氛围已然形成,改制让行里的年轻人再次看到了农信社发展的新机遇,信心倍增。

  ■记者手记

  改制完成是新的开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若把农信社改制的过程比作土壤耕耘、栽树育苗,建制便是树木成长的过程。农合机构要走出沉疴、摆脱发展困境,新的制度框架、管理方式、人员团队缺一不可。

  改革的关键在“人”,农信社改制不仅是换个招牌和名称,员工管理是关系到改革成果的根本问题。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农信系统在本轮深化改革中,将员工队伍建设摆在了建制的核心位置。从制度上,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高效管理;从考核上,通过绩效改革激发员工活力;从文化上,加强合规文化输出。

  至此,改制完成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端。广东各地农合机构的建制工作方兴未艾,记者在调研中已然感受到员工对未来预期的转变,逐渐开始显现活力。各家农合机构建立完整的经营、管理、合规体系,成为有竞争力的农村商业银行,必然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以不破不立的信心、以乘风破浪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战。

  数据

  ●清退“问题员工”。2017年4月以来,省农信联社对辖内农商行(农信社)高管立案193人,查处185人,给予党纪处分146人、内部纪律处分158人,其中开除党籍21人,开除22人;移送司法17人。

  ●截至2019年底,广东省全省农合机构资产规模3.34万亿元,各项存款2.63万亿元,各项贷款1.64万亿元,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前列。全省农商行(农信社)营业网点近5600个,开立账户超2.13亿户,是省内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南方日报记者 唐子湉

  调研团队:黎华联 唐柳雯 陈颖 唐子湉 王彪

 
 
 

 
按分类浏览
广东 (8611) 广州 (6533) 深圳 (1143) 中山 (1193)
国内 (10827) 国际 (917) 财经 (342) 房产 (964)
科技 (363) 军事 (113) 娱乐 (525) 体育 (200)
汽车 (375) 生活 (358) 农业 (170) 健康 (234)
时尚 (61) 家居 (71) 旅游 (171) 女人 (65)
美食 (75) 消费 (153) 社会 (60) 文化 (207)
教育 (210) 公益 (113)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