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体育 » 正文

奥运冠军小课堂:只需一个泡沫轴,久坐族告别一天肌肉酸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智慧建站公司     发布日期:2020-07-06  浏览次数:145
核心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到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战士,重视个人防护、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是我们对抗病毒保护自己的手段之一。那宅在家里该如何强身健体?  即日起,光明网联合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和奥运冠军一起在家健身”系列短视频,每期邀请一位奥运冠军或世界冠军,教大家在家里如何做运动。让我们“宅”出健康,“宅”出活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杨伊琳 奥运会体操冠军 星能公益基金会冠军委员会成员杨伊琳 奥运会体操冠军 星能公益基金会冠军委员会成员冠军小课堂:足底按摩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标准、会计人才等存在的差异,就好比是全球的铁路,有宽轨、有窄轨,也有标准轨,当货物从一个国家运至另一个国家时,必须卸货、再装货,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告诉记者“会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急迫性。

在李扣庆看来,推进会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应该是“一带一路”合作题中应有之义,会计界责无旁贷。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硬支撑”离不开“软助力”

事实上,基础设施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它所包含的公共服务内容是其他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但从不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往往集中于交通、能源、通信等“硬基础设施”,而对保障经济活动顺利运转的会计、税收、金融、法律等“软基础设施”关注不够。

“在很大程度上,‘硬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软基础设施’的支持。更进一步讲,如果‘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交通、能源等‘硬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面临严重掣肘。”李扣庆说。

李扣庆是国内首次提出“会计基础设施”概念的学者。在他看来,会计作为财政乃至整个财经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家间商品、服务贸易、资金融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微观主体的投融资决策和宏观数据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到跨国交易的便利性和成本。

“加强‘会计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前提。一个健全的‘会计基础设施’体系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促使一国经济行稳致远。”李扣庆告诉记者,具体而言,“会计基础设施”包含3个要素: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监管体系和会计人才体系。其中,会计准则体系是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规范,其目的是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比性;会计监管体系是以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目标,由政府、社会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体系;而会计人才体系则是准则制定、完善、执行及会计监管的基础和关键。

夯实基础,“中国经验”值得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会计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保驾护航。早在1995年6月,在研究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国家会计学院前身)建设的现场办公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就指出:“这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2006年,中国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大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与欧盟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

政府有关部门还在持续针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继续研究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与此同时,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

在会计监管方面,我国《会计法》明确了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厘清会计监管思路,明确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权责范围,避免重复监管,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和会计风险。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建设国家会计学院等多种举措,整合全社会资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财政部于2010年出台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导会计人才培养实践,对会计人才梯队建设进行了系统、长期的谋划。

“综合来看,中国在会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经验’值得分享。”李扣庆自豪地说。

聚焦中亚现状,会计基础设施亟待提高

李扣庆对中亚地区国家会计基础设计建设也同样关注。对于当前中亚地区国家的会计基础设施现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于今年携手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和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依托“一带一路”会计研究中心,聚焦中亚国家的会计基础设施问题开展了课题研究。

研究表明,部分中亚国家会计基础设施已然趋于老旧和薄弱。且由于国情的差异,各国会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差异较大,联通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本身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然而,随着中亚各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本地经济更加融入到区域和全球化经济发展之中。为了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并吸引外国投资,近年来中亚多国均在积极采取各种举措,加强会计基础设施建设。

李扣庆告诉记者,在会计准则方面,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开始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或与国际准则趋同,但是在采用或趋同的模式以及进展上还存在较大差异。在会计监管方面,许多中亚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和治理,制定或完善会计法、审计法、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以此来增加监管力度和幅度,但部分国家的会计监管仍有待加强。

而就中亚国家的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李扣庆也指出,尽管部分国家已经通过加强会计专业机构建设、完善会计教育体系、组织专业培训、参与国际交流等措施加大了财会人才培养力度,但在许多国家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许多中亚国家,一方面,合格的会计和审计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在大学会计、审计教育中仍缺乏良好的教学师资和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资料。不少国家仍然使用前苏联的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教学,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李扣庆说。

构建人才网络,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中亚区域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陆上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拥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中亚地区多个国家均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与中亚各国的合作也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的重点之一。

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倡议建立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机制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直接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随着中亚各国致力于推动本国经济、调整产结构、提高生产技术、优化投资环境,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之中,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这将为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财会行业从业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

“加强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在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帮助中亚国家加强会计领域能力建设,增进中国和中亚各国会计精英人才的理解和认同,构建人才网络,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会计基础设施,加强在政策和规则标准对接方面的软联通合作。这也是我们与中亚学院、亚行以及ACCA共同发起‘中国-中亚会计精英交流项目’的主要目的。”李扣庆说。

加强交流,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目前,在财政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亚会计精英交流项目”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第一期集中研讨交流于12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该项目得到了中亚地区各国的积极响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等10个国家都选派了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会计监管部门或实务界的专家参加交流,国内部分有国际化业务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也选派了财务负责人和合伙人参加交流。

记者了解到,第一期集中研讨将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各国经验分享、企业现场教学、在线交流等活动,围绕会计基础设施建设、会计准则发展与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交流和探讨。同时,此次研讨活动也将搭建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与中亚各国会计精英的交流平台。根据计划,项目还将于明后年分别在中国和中亚国家继续举办集中研讨活动。

“我们希望汇聚多方面力量,加强相关研究,共同搭建中国和中亚各国会计领域知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构建具有区域和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人才网络,加强各国会计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李扣庆说。


 
 
 

 
按分类浏览
广东 (8611) 广州 (6533) 深圳 (1143) 中山 (1193)
国内 (10827) 国际 (917) 财经 (342) 房产 (964)
科技 (363) 军事 (113) 娱乐 (525) 体育 (200)
汽车 (375) 生活 (358) 农业 (170) 健康 (234)
时尚 (61) 家居 (71) 旅游 (171) 女人 (65)
美食 (75) 消费 (153) 社会 (60) 文化 (207)
教育 (210) 公益 (113)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